迎接金融業(ye) 開放再擴大新時代
發布時間:
2018-05-07
4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博鼇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公布了我國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具體措施和時間表。當日,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決定,同意擴大內地與香港股市互聯互通每日額度;證監會還宣布爭取在2018年年內開通“滬倫通”。國家外匯局表示,正在積極研究推進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製度改革,服務國家全麵開放新格局。
這是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前一天的博鼇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向世界宣布一係列重磅開放新舉措之後,由金融監管部門發布的具體行業對外開放新措施。這不僅是金融監管部門雷厲風行、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擴大開放政策的具體行動和步驟,而且彰顯了我國金融業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的從容和自信,給亞洲和世界帶來了持續投資參與中國金融市場、與中國合作共贏的信心,世界看到了中國金融業擴大開放更高的政策透明度及可預期前景。
綜合各種因素來判斷,我國金融業已進入開放再擴大的新時代,這給我國乃至世界金融業的開放發展帶來了曆史性機遇,同時,也麵臨著曆史性新挑戰。我國金融業要以主動開放的姿態,順應曆史潮流,勇擔時代重任,把握新機遇,麵對新挑戰,以新姿態新戰略新舉措迎接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新時代。

本輪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至少有如下幾個特點或亮點:一是從過去的局部開放進入全麵開放,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基金業、期貨業、信托業、租賃業、保險代理業、保險公估業等各金融子行業都對外開放。二是從過去的相對淺層次開放進入到深度開放,以外資持股比例為標誌,過去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外資持股的比例不高、有上限,現在取消了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製,將證券、基金、期貨、人身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的上限放寬到51%,3年以後不再設限;對商業銀行新發起設立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和理財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不設上限。三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製深化——證監會表示,爭取在2018年年內開通“滬倫通”,屆時中國投資者可通過“滬倫通”投資在倫敦證交所上市的世界各國上市公司的股票,而在倫敦證交所注冊的世界各國投資者可投資上交所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此外,內地與香港股市互聯互通的投資額度成倍擴大。四是金融業對外開放體現了兩個重要原則,即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麵清單原則,這使得中資與外資機構得以享受公平待遇;金融業對外開放將與匯率形成機製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相互配合、共同推進的原則,這表明深化改革與擴大開放是同步推進的,擴大開放是完全可以落到實處的。
綜上所述,我國金融業進入了開放再擴大的新時代,這是一個令中國和世界都充滿期待的前景廣闊的新時代,必將為我國金融業做大做強及我國與亞洲和世界合作共贏帶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對金融業而言,擴大開放不僅有助於充實中資金融機構的資本金,學習和引進先進的服務理念、管理經驗以及成熟的產品和技術,更重要的是可以引進現代管理理念和公司治理機製。在“引資”的同時,實現“引智”和“引製”的綜合效應。金融業在擴大開放過程中,由競爭機製帶來壓力和動力,客觀上也有助於提升我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對亞洲和世界而言,其地區性和全球性的境外投資者獲得了更大範圍、更大規模、更大深度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的機會,並與中國金融機構或實體企業進行更全麵、更深入的戰略性合作,取得雙方或多方合作共贏的碩果。
金融業擴大開放在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將帶來前所未有的新挑戰,對其中蘊藏的各種風險、壓力和挑戰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
實行本輪擴大開放政策措施之後,大量具有強大實力的外資金融機構將邁入中國金融市場,“狼來了”可能會成為現實。在加入WTO之後一段時期,原本市場想象中的“狼來了”沒有成為現實,這是因為我國金融服務業開放設定了一個緩衝期,並在外資持股比例、業務範圍等方麵作了一些限製。但是,今後不再有緩衝期了,而是中資外資“同台打擂”,勝負要靠實力比拚。中資金融機構在市場競爭中要想不落下風,隻有苦練內功,變得強大。
中國作為新興經濟體,須看到目前金融業不發達、不成熟、不強大的現狀,如果不注意加強風險防範和做好應對預案,就可能麵臨其他新興經濟體曾經出現的係統性金融風險或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大家還記憶猶新——泰國隻因在金融開放的同時沒有設置好防範風險的閘門,並在金融風險擴大時作出了錯誤的監管決策,就受到了國際對衝基金的猛烈衝擊,從而引發了金融危機。當前,在美國等一些金融發達國家采取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甚至可能動用金融戰工具的情況下,在國際對衝基金在世界金融市場伺機伏擊的背景下,我國新一輪金融開放如果不作出周密安排,可能麵臨發達國家貿易、財稅和貨幣金融等政策調整產生的外溢效應的影響以及國際對衝基金偷襲的風險隱患。這是我們不能不防的。
因此,在金融業擴大開放的新時代,一定要堅持在開放的同時重視防範金融風險,要使金融監管能力與金融開放程度相匹配,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金融業對外開放須與匯率形成機製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相互配合,共同推進,對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宜單獨設定審慎的時間表;金融業擴大開放的同時,需要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各種體製機製,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需要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加強金融監管協調,發揮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統籌協調作用,健全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係,加快補齊監管短板,防範金融風險跨市場、跨部門、跨產品交叉傳染;需要各類金融機構完善公司治理機製,加強內部控製與風險管理,增強自己綜合競爭實力,根據需要和可能與外資金融機構開展多種方式的合作,達到雙方合作共贏的目的。另外,監管部門、各類金融機構等需要增強防範國際對衝基金等投機性金融機構、產品衝擊國內金融市場的意識,及時研究和製定防範對策預案,緊密跟綜分析、預警國內國際各種金融風險,當風險發生時迅速實施對策預案,確保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為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提供安全和良好的金融保障。
伟德国际bevictor1946產(chan) 業(ye)
聯係方式
企業(ye) 名稱: 深圳伟德国际bevictor1946實業(ye) 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 0755-26921699
傳(chuan) 真: 0755-26910599
地址: 深圳市南山區南頭街道大望山社區桃園路8號天下金牛廣場a座3906

官方微信二維碼

官方微博二維碼
深圳伟德国际bevictor1946實業(ye) 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2021 ICP備16089843號粵版權所有作者: WWW.300.CN